物理清洗一般指的是機械清洗和水力清洗,具體代表性的產品如超聲波清洗機、高壓清洗機等,約占國內清洗市場的70%。除了超聲波清洗機等物理清洗方式外,化學清洗也是工業清洗中常見的清潔方式。化學清洗是采用一種或者多種化學藥劑對物體表面污染物或者覆蓋面進行化學轉化、溶解剝離以達到脫脂、除銹和去垢的效果。
20年前國內還沒有一家專業化的清洗公司,僅有的一兩家企業僅靠幾桶酸、幾桶堿、一把刷、一張抹布就可承攬大型裝置,賺取高額利潤。20年后的今天,工業和科技的飛速發展,國內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清洗裝備、儀器、清洗劑,其中包括有化學清洗技術、PIG管道清洗機技術、高壓水射流清洗技術、氣動彈清洗技術、氣脈沖清洗技術、微生物清洗技術、管道干燥、防腐技術及裝備,擁有閉塞解析儀、管道測漏儀、PIG跟蹤儀等裝備及相應的自動分析、檢測、控制儀器,工業清洗的產業隊伍也壯大到近1000家。
據信息產業部分析數據,我國民用和工業清洗市場每年的需求高達3000億。一位工業清洗業內專業人士分析,3000億主要以民用清洗為決大多數,工業清洗僅能占10%左右,不難推算,工業清洗市場每年的需求應是300億。
雖然國內工業清洗市場巨大,但問題多多:
第一、亟待提高準入門檻。由于目前國內清洗行業存在有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現象,因此行業保護、無序競爭、工程服務質量良莠不齊現象比比皆是。
第二、品牌企業不多。由于行業沒有準入門檻,因此清洗行業以個體企業為主,占到近60~70%,并呈急劇上升之勢,但是品牌質量良莠不齊。
第三、行業標準落后。據了解,目前國內工業清洗企業能夠參照執行的標準還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化工部等部門頒布的相關標準,已經遠遠不適應時代的要求。
第四、亟待開發環保型清洗技術。隨著全球環境的惡化,開發新型環保、無污染、低成本的綠色清洗技術已經成為清洗業必然發展趨勢和競爭條件。